电商世界   RSS订阅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电商世界 > 热点 >

低利率下保险业发展潜力仍大

时间:2025-01-08 10:26:09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7076

近期,“保险业如何应对低利率环境”“低利率环境下保险业是否会陷入负增长”等话题,持续引发保险业界人士和投资者的广泛讨论。

保险业和部分投资者之所以十分关注“低利率”,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近日被保险业作为定价基准的部分债券收益率已跌破关键点位;二是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如果不妥善应对,可能会出现利差损。央行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也明确提到,利差损在低利率环境下尤为突出,此前部分发达经济体保险行业曾因利差损导致严重亏损甚至出现“破产潮”,相关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笔者认为,从国内外经验教训来看,保险公司确实需要重视和积极应对低利率环境,但也不必过于悲观和担忧。当前,我国保险业应对低利率的政策工具箱仍较为丰富,且保险业整体经营稳健,头部保险机构经营韧性强,低利率环境下保险业发展空间仍然潜力不小。

首先,负债端成本仍有下调空间,保险产品创新空间大。

一些从业者也担忧,预定利率下调虽有利于保险业稳健经营,但保险产品的“收益率”也会随之降低,若消费者不买账该怎么办?实际上,这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来应对。例如,面对低利率环境,美国人身险市场大力推广变额年金、投资连结保险等利率敏感型产品。欧洲保险公司为应对欧债危机后的低利率环境,推动产品销售从保证收益型转向纯风险损失率定价。日本则通过发展健康险等保障型产品,降低了对储蓄型产品的依赖。从我国来看,头部机构已经开始积极行动,主推收益率可浮动的分红险产品以应对预定利率下行。此外,去年以来部分险企也进一步发力保障型产品。

其次,资产端投资组合仍可大幅优化。

面对新的利率环境,保险业可以从多维度增强投资收益率。一方面,保险机构可以持续优化投资组合,增加权益资产或另类资产的投资占比。事实上,面对利率下行,欧洲保险公司往往通过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地产投资、集合投资计划等另类资产来获取超额收益。另一方面,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适度增配海外资产。从国外案例来看,一些发达经济体的保险业通过加大海外投资比重平滑了投资收益率波动。

变则通,通则久,久则达。当前,保险业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不可避免会遇到类似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各类挑战。但总体来看,我国保险市场的潜力巨大、空间广阔。笔者相信,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保险机构有条件实现以改革增活力、以发展解难题,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电商世界 关于网站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0- www.dssjf.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商世界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