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通用股份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半钢“黑灯车间”,自动化设备运转有序,AGV小车穿梭自如,操作人员屈指可数,生产效率却能提升40%。
同样的智能化工厂,通用股份还建到了泰国和柬埔寨,使得轮胎产能迎来飞跃式增长。泰国基地二期已于2024年6月28日实现投产,泰国基地日产能最高突破3万条;柬埔寨基地二期项目也已于8月28日实现首胎下线。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工艺进步、产能释放以及加速“出海”,正是中国轮胎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截至今年三季度,在包括通用股份在内的10家A股上市轮胎企业中,9家企业成功实现盈利。
作为轮胎工业后来者,中国轮胎能够崛起,也离不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汽车产销量达2446.6万辆和246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和2.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977.9万辆和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33.9%。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中国轮胎凭借性价比优势,把握海外供应链扰动和终端消费降级的历史发展机遇,持续向上渗透,实现全球市场份额的稳步提升,龙头轮胎企业有望享受出海建厂绕过贸易壁垒带来的超额利润。
业绩普增分化明显
与利润普遍下滑的整车企业不同,A股轮胎企业2024年的利润水平不断攀升。
记者梳理财报发现,在10家A股上市轮胎企业中,除青岛双星外,其余9家均实现盈利。其中,赛轮轮胎(601058.SH)业绩最为突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36.28亿元,同比增长24.28%;实现归母净利润32.44亿元,同比增长60.17%。
通用股份更是实现利润翻番。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通用股份实现营收49.88亿元,同比增长35.56%;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9.49%;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分别提升至16.67%和7.63%。
“随着公司全球化市场布局、品牌和渠道建设、研发创新和产品表现等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同时海外双基地产能不断释放,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实现较大增长。”12月3日,通用股份董事长顾萃在业绩会上阐释道。
顾萃进一步表示,依托高性价比、高竞争力产品,国产轮胎品牌海外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呈现向上渗透趋势。
根据美国《轮胎商业》发布的“2024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中策橡胶连续13年位列10强,赛轮集团首次跻身10强。第一梯队世界前三大轮胎制造厂商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03年的56%下降至2024年的39.2%,前75强中的中国企业数量则从2006年的11家增长至2024年的38家,对应市场份额从5.0%扩张至18.6%。
这样的增长幅度,离不开中国本土汽车工业的崛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汽车产销量达2446.6万辆和246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和2.7%。而在同期,中国橡胶轮胎外胎累计产量为9.28亿条,同比上涨8.9%。
此外,中国轮胎行业不断向头部集聚,企业间的业绩分化越发明显。财报数据显示,华谊集团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41.13亿元,同比增加9.9%,归母净利润6.03亿元,同比减少9.07%。贵州轮胎(000589.SZ)实现营收78.43亿元,同比增长11.45%;归母净利润为5.60亿元,同比下降10.76%。对此,贵州轮胎方面表示,主要原因为天然橡胶、合成胶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
新能源带来超车机会
“现在道路上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因为它们凭借便捷性、成本性等优势更为受到年轻人的青睐。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轮胎产业也迎来弯道超车的机会。”通用股份董事会秘书卞亚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
作为“中国轮胎一哥”,拥有“朝阳”“好运”“全诺”等知名品牌的中策橡胶也有着类似的看法。中策橡胶方面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新能源产业链在我国的全面落地,轮胎行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市场,中国轮胎企业可与海外轮胎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充分竞争。
中策橡胶方面强调,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相较于传统车企更追求性价比,整车降本压力大,在成本管控方面更为严格。国内轮胎行业龙头可发挥自身固有的性价比优势、服务优势,加强相关技术研发,深化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强化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布局,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以米其林为代表的国际轮胎巨头也感受到了这一变化。“中国的整车销售市场变化非常大,没想到国产车的品牌在今年能够迅速崛起。我们不能满足于过去仅有1款适用于新能源车的轮胎,而是所有的米其林轮胎都要能完全适应新能源车的要求。”米其林大中华及蒙古区总裁叶菲如是表示。
正因如此,米其林集团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2023年11月,米其林集团宣布扩张在上海工厂的产能,计划将工厂所产的高性能子午线轮胎从目前的850万条增加至2026年的950万条。
沈阳工厂则是米其林集团在中国大陆投资设立的第一家生产性公司。2024年年初,米其林集团宣布对沈阳工厂进行产能调整,总投资超过3亿元,逐步将现有卡客车轮胎产能转换为乘用车轮胎产能。改造完成之后,沈阳工厂的乘用车轮胎年产能将提升至1700万条以上。
叶菲认为,新能源车企对供应商的反应速度、技术要求更加苛刻。要在中国长远发展,必须提高研发速度和适应中国车厂需求。
“新能源汽车对于轮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卞亚波表示,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加速度更快,要求轮胎的抓地力要更好;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需要轮胎有更高的耐磨性和降噪性,同时滚动阻力又要更小,这样的要求十分苛刻。
卞亚波进一步表示,尽管中国轮胎已经进步明显,但和国际巨头相比仍在品质稳定性和品牌溢价率等方面存在差距。
加速“出海”谋破局
华谊集团旗下的“双钱”牌是中国首个轮胎品牌,至今已有95年的历史。2016年,华谊集团来到泰国建立了“海外第一厂”。
据华谊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年5月,华谊集团和泰国泰倍加企业有限公司签约,在泰国罗勇府立盛工业园区建设一条数字化轮胎生产线,主供满足卡客车市场需求的各型“双钱”轮胎,第一期设计产能为120万条。一年多以后,第一条测试轮胎顺利下线。
到了2022年,华谊集团泰国工厂生产线利用率已达116%。2023年,泰国工厂二期项目开工,仅用183天就建成投产,产能增长至150万条。“短短8年时间,‘双钱’轮胎在泰国的市场占有率完成了从0到5%的跨越。”华谊集团相关负责人感慨道。
中策橡胶的“出海”进程则更早。中策橡胶方面表示,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既有利于缩短原材料运输时间、压低成本,又可以规避部分国家对华贸易保护政策的不利影响。中策橡胶泰国生产基地自2015年投产以来,已成为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及利润增长点。
据卞亚波介绍,通用股份泰国基地二期已于2024年6月28日实现投产,目前项目爬坡进展顺利,预计于2025年实现全面达产。目前,泰国基地一期和二期日产能最高突破3万条;柬埔寨基地二期项目也已于8月28日实现首胎下线,由于全钢胎和半钢胎订单饱满,超出现有产能规模,公司正在加速二期项目的产能爬坡。
中信证券研报分析称,过硬的产品力与制造优势,是中国轮胎能够加速“出海”的根本原因。产品力方面,中国轮胎整体产品性能与海外巨头之间的差距正加速缩小,甚至在部分规格及领域实现反超;制造优势方面,近年来产能降本增效如火如荼,稳定的供应链叠加升级的制造能力使得中国轮胎传统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在国内受到宏观经济挑战的同时,欧美国家也在对中国制造贸易壁垒,因此中国轮胎企业走出去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在卞亚波看来,相较于国内,海外工厂普遍利润率更高,海外市场将成为中国轮胎企业新的业绩增长动能。
中信证券研报进一步指出,市场份额提升与品牌升级存在相互促进,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能够看到中国轮胎。国内头部轮胎企业有望在产品性能、营销渠道、中高端配套等方面继续发力,最终在海外市场实现份额与品牌的双赢,并助力国内市场进口替代提速。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